美國加州限制老鼠毒藥

大喜訊!雖然不是在香港發生,但是這個絕對係一個好開始來保護動物。相信你一定有聽過在香港有關貓狗種老鼠藥的資訊,一般滅蟲程序是對動物非常殘忍的方法。 美國加州政府已簽署法律收緊限制使用老鼠藥,包括所有血稀䆁抗凝滅鼠劑,這條法例是可以保護野外動物吸收這些有害物質。 使用老鼠藥的問題,是因為他會間接令野外動物中毒,而亦會嚴重地影響整個生態系統。剩餘的有害物質仍然存在喺動物屍體內,當食肉動物吃了受毒藥污染的動物,那些殘餘物質會影響整個野生動物生態。 在香港,老鼠在公眾地方出沒的情況相當嚴重。老鼠藥是被廣泛地使用。有一些本地傳媒曾報道,有一些人或商舖使用老鼠藥去威嚇寵物主人,因為他們只是不想狗隻在商舖外行走或便溺。嚴格來講,這是一種極度自私及殘酷的行為,這行為甚至是違法的,非法放置老鼠藥的人,有可能會被檢控殘害動物罪。 最重要的是需要保持環境清潔,放置老鼠藥在我們生活環境中是一個殘忍的行為,我們可以找尋更好和更環保的方法去滅絕害蟲。 你們有什麼想法?一齊在下面討論一下!

椎間盤移位疾病

你有沒有發覺你的狗仔背痛或背部不舒服?狗仔可能有椎間盤移位問題。每一節脊椎骨中間有一個啫喱墊狀圓盤的軟骨,它可以讓狗仔能夠彎曲、轉向亦同時用作保護每舊骨的。 當狗仔年紀續漸長大,軟骨盤亦續漸退化及鈣化,它可能會減低軟骨盤的活動能力。如果軟骨盤受創傷和破裂而被擠壓,軟骨盤被推向上至到脊椎神經。而椎間盤疾病通常發生於一些品種例如:臘腸臘犬、鬆獅犬、法國鬥牛犬、北京狗、哥基犬和德國牧羊犬。其實每隻狗都有機會患上椎間盤問題。 椎間盤的病徵是非常明顯 背部向下 / 不能將頭部提起 / 有頸及背部疼痛 / 身體軟弱及不協調的移動 / 行路時一拐一拐 / 排尿失禁 / 氣喘或顫抖 記住遇到以上症狀時,請不要怠慢。因為越等越耐,脊椎神經有越大的傷害。在一些輕微的個案,醫學上可用止痛消炎藥和肌肉鬆弛藥去舒緩病情,和限制狗仔的活動,例如:寵內休息。 當病情是極嚴重時,你的狗仔可能出現癱瘓情況,外科手術是唯一選擇,因為移位的軟骨盤會影響脊椎神經,骨頭和擠出的軟骨盤需要移除來舒緩脊椎神經的壓力。康復時間可能以月計。手術後的治癒程序需要在籠內休息,往後亦需要由主人的監管下再有限度的活動。 防止椎間盤疾病相信是不可能的。然而你可以保持你的狗仔有一個好的身體姿勢,減少狗仔落樓梯、減少跳動和撲向物件來避免這個問題。如你的狗仔出現椎間盤問題,請你盡快找獸醫來跟進。

膀胱石

你的寵物在排尿時有沒有出現問題?例如排血尿,排尿時如以往不同或者感覺不舒服。如有以上問題,你的寵物有可能出現膀胱石。 膀胱石是源於體內鑛物累積而合成,膀胱石可以在數星期或數個月內形成,它有可能日常飲食影響而定,尿液的酸鹼度和水份吸收量而引起。膀胱石是很硬的,好像石頭一樣。其中一個引致膀胱石原因就是因為膀胱發炎。 膀胱石可以令你的寵物,感覺非常之痛楚。由於膀胱石與膀胱的磨擦,而令到組織受到損害,而組織受刺激和發炎而拉緊。再者,比較大的石可能是膀胱一個堵塞物而引致排尿阻塞。當尿液一段長時間而不能排出體外,這個情況下可能有生命的威脅,正常在獸醫檢查下,膀胱石是可以在X光或超聲波的影像中看到。 膀胱石的治療是膀胱造口手術(用手術打開膀胱,將膀胱石移除)手術的過程完全視乎患病寵物的健康情況而定,如患病寵物的膀胱充滿尿液,在手術中行前,首先要將膀胱內尿液引流出體外。有一些輕微的情況,轉換醫生的處方糧也可以。在現今世代的醫療技術,細小如沙粒的膀胱石是可以用激光碎石技術將它們碎掉,寵物便可將打碎了的膀胱石容易地從尿液中排出。 預防勝於治療,如果給予寵物足夠水份,好質量的食物和經常到獸醫檢查是可防止膀胱石的形成。

寵物來港的隔離,等候時間真的長

你有冇諗過由第三組別國家,例如泰國、中國、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等等帶寵物進入香港?現行規例是要隔離120天,但因輪候隔離嘅時間係長過被隔離的時間。由香港漁護署嘅官方答覆,輪候時間係15個月甚至乎更長。 過去10年,香港居民都很樂意移居往內地生活,甚至想連同他們的寵物一起。事實上他們不會決定永久的定居在內地,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除了等候漁護處狗房隔離的時間很長,所以有好多寵物主人都不願意和他們的寵物移居到國內。由於官方一直都未有妥善的解決方案,有很多擁有寵物的海外人士,他們的寵物來香港的吸引力都大大減少,因此香港的競爭力也被影響。 為了舒緩這個輪候期限,香港政府是否考慮增加寵物來港前瘋狗症的驗血報告次數?又或者縮短隔離的期限,甚至增加地方可以比抵港寵物隔離呢? 喺下便留言,大家一齊研究一下。

子宮蓄膿症

讓我與你們深入探討貓狗的子宮蓄膿症,如果你有一隻未絕育的雌性寵物,請你認真地正視這一個醫療問題。當子宮充滿細菌及膿時,因為子宮蓄膿症係一個好嚴重,甚至會致命的疾病,所以要一定立刻處理。 子宮蓄膿症成因係雌性寵物在生殖器官系統內有荷爾蒙變化,通常發生在雌性狗隻處於發情期,子宮蓄膿病通常會在發情期後一至兩個星期發生。 當你的寵物形成子宮蓄膿症,通常由以下病徵; 膿液會有生殖器官流出 / 沒有胃口 / 發燒 / 倦怠 / 瞌睡或昏睡 / 嘔吐 / 口渴 / 尿頻 / 腹部脹大 如你的寵物有以上病徵,請盡快帶你的寵物到獸醫作詳細檢查,會在驗血報告中有主要不同之處,例如白血球指數嚴重地增加,而牠們的子宮在X光及超聲波影像中會有脹大的情況。 除咗要將牠們的子宮及卵巢切除外,並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如果狗隻在早期被斷症到,手術會比較安全。否則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復原期。手術後更加需要藥物靜脈注射及長效抗生素治療。 總括而言,如你替寵物在年幼時做絕育手術,子宮蓄膿症是可以避免的,切勿讓你的寵物患上此疾病,你應該諮詢你的獸醫為你的寵物安排做絕育的最佳時間。

狗狗胰臟炎

相信胰臟炎對大家嚟講一定唔會陌生,想知道主子係咪中招?你一定要清楚起因同症狀,因為胰臟炎唔及時醫治,係致命㗎!胰臟係一個好重要嘅器官,主要嘅工作係提供有用嘅酵去消化食物同荷爾蒙(胰島素),而胰島素係控制好身體中嘅血糖。不論年紀、性別、品種都有機會患上胰臟炎,一般通常發生係狗仔身上。如果唔好彩的話,主子有以下胰臟炎嘅症狀,就要立刻去搵獸醫啦!我哋一齊去了解一下。 點解我隻狗中咗胰臟炎?其實真係可以冇特定原因,不過通常都係以下問題高脂食物體重過肥糖尿病(血糖高) 當你發覺狗仔有以下嘅症狀,立刻要帶佢睇醫生啦!作嘔嘔吐發燒倦怠肚屙腹部劇痛食慾不振胰臟發炎中,由於狗仔腹部出現劇痛,狗仔好可能做出扭曲睡眠嘅姿態,俗稱攣弓蝦米。 獸醫可以透過血液測試,而為狗仔確診胰臟炎。如果血液中嘅白血球含量和胰臟酵素過高,都可以被確診。而近年來,胰臟炎都有快速測試 (CPL test - Canine Pancreatitis Lipase test)都可以準確地確診。 當狗仔真係確診胰臟炎之後,都要視乎病情嘅嚴重性。如果病情係輕微嘅,醫生會舒緩腹部痛楚同止嘔。而嚴重嘅情況,通常都要留院就醫,直至情況穩定先可以返屋企繼續休息。處理胰臟炎最重要嘅係,進食低脂嘅狗糧。由於胰臟炎,會有機會番發,所以主人一定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同進食指定嘅糧食。 為主子準備健康嘅飲食真係好重要,千祈唔好一時心軟,而胡亂餵飼人類嘅食物呀,正所謂病從口入,唔好要主子生病。

現在只可以眼觀,唔好亂餵呀!

香港政府已經全面禁止餵飼野生白鴿或其他鳥類啦!由2024年8月1號開始,一經發現,會被重重罰款港元$5000。 人類餵飼野生動物的行為,不但令野生動物喪失覓食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衛生問題。不要以為餵飼他們,就可以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又或者令牠們有生存的條件。這樣的思想是大錯特錯的。因為不均衡的食物,有可能令牠們有不必要的疾病。我們一齊研究吓。 如果餵飼的行為已成習慣,野生動物就會產生條件反射行為(conditioned reflex behaviour) ,繼而每當見到人類行近就覺得一定會有食物。當牠們再不害怕靠近人類,他們的生命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或者不必要的傷害。因為野生動物習以為常地靠近人類,不但會令人類產生某程度的恐懼,而且還會令野生動物有機會受到傷害。我們要知道每一人都不一定能夠接受動物,有些人會誤以為野生動物靠近他們的目的是攻擊他們,而因為一個誤會,會令到他們做出自衛式的攻擊行為,無形中,野生動物會受到傷害。然言野生動物的數量會大大減少,因此令我們的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再者被習慣餵飼的野生動物,好大機會會喪失覓食的能力,當常常餵飼的人不再去餵,那些動物會因此餓死,還可能因爭食的問題,而出現了反常的同類廝殺行為。 不合法和不適當的餵飼行為,不但會嚴重影響社區的衛生問題,而且還會令野生動物營養攝取失衡。由於固定的餵飼行為和時間,會令野生動物定時定候在社區中聚集。當中牠們會在社區中遺留排泄物,衛生問題唔在講,人畜傳染病會因此大大增加。普通人對野生動物的飲食識知一般都比較貧乏,我們一般都不會對牠們的食物再深入研究,一般餵飼的食物都會被社區化,例如麵包、公仔麵、薯片、薯條、甚至乎燒味飯。這些食物一定會對牠們有負面的影響。由於不適合的食物所致,野生動物的身體狀況更容易出現問題。 希望所有讀者不要以為餵飼的行為,可以令你更加親親小動物。這行為的負面影響真的是不堪設想。請緊記不要亂餵野生動物呀!

英國林肯郡的~講粗口灰鸚鵡群

正所謂三歲定八十,教育唔一定規限於人類,寵物都需要教㗎!在英國林肯郡野生動物公園(Lincolnshire Wildlife Park)接受了5隻不平凡的灰鸚鵡(African Grey Parrot)從此公園風雲起了。 圖中的Captain可能對你嚟未必陌生,因為牠與牠的同伴是極度爛口的灰鸚鵡。事源5隻灰鸚鵡,因為某些原因從5個不同的家庭到公園裏生活。之後飼養員不斷收到很多的投訴,那些灰鸚鵡向訪客講粗口。一般的家長帶小朋友去動物公園多是以教育用途,不過你的小朋友遇到的是講粗口的鸚鵡,難度反面教材真的需要嗎? 根據英國傳媒報道(BBC news), 由2020年開始,會講粗口的鸚鵡已被再次隔離。原因不是因為疾病,而是因為太過爛口,所以被隔離。園方解釋由於灰鸚鵡是群體的動物,希望講粗口的鸚鵡可以與一些不講粗口的鸚鵡混埋一起,以作溝淡作用,簡單來講,等牠們不多講粗口。有些鸚鳥研究員表示,這舉動可能會弄巧反拙,有機會不講粗口的鸚鵡會被污染,可能會出現另一群爛口一族。 你會點睇呢?如果你有一隻口齒伶俐的灰鸚鵡,你又會教佢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