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就食得多,知唔知海蜇就係水母嚟?認識下海蜇啊!(Jelly Fish)

-

水母含有95%的水份,他們沒有腦袋 、血液或心臟。 縱使他們的結構比其他物種相對簡單,但水母的繁殖過程比其他動物更為複雜,因為他們會使用有性和無性繁殖的方式來產生水母幼體。

雖然同一品種的水母外表完全一樣,但牠們其實是雌雄異體。當交配後便會產生浮浪幼蟲,幼蟲會把自己固定在水中的物體上,如石頭或貝殼。當環境適合,已固定的浮游浪蟲便會慢慢地變成另一個形態,稱為水螅體。 水螅體外表像是一棵小樹苗,牠們大部份是白色,能夠自行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牠們還會進行無性分裂,然後在適當的時候產生碟狀體。 碟狀體便是水母的幼體,剛出生的水母幼體身形非常細小,甚至比我們的手指甲還細小。牠們會隨水漂流,自行捕食水中浮游生物,久而久之變成一只成年水母。

大部分的水母生活在海中, 但其實亦有水母在淡水中被發現。桃花水母便是一個著名的淡水品種。牠們身形細小,身體呈半透明狀,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據說牠們延生在六億五千萬前,比恐龍還早幾億年呢!

水母在海洋中亦有不同的角色。一些魚兒會與水母有共生的關係, 他們能自由地穿梭於水母的觸鬚間,而水母能為這些小魚兒帶來庇護,抵禦外敵的攻擊。除此之外,水母亦是海龜的食物。

然而,透明的水母外型與塑料袋相似,這會令海龜因而誤食塑料袋。 塑料品在牠們的胃內並不能被消化,因此誤食後對牠們的影響尤其嚴重。我們須謹記切勿把塑料用品隨意丟棄在海中,以免影響海洋生態和令海中生物誤食塑料產品。

近年由於海水溫度上昇,令到一些水母品種大量繁殖。而人類亦因過度捕撈破壞了生態鏈,令水母缺少了天敵,數量急劇增加。由於水母的數量增加,令人們被螫傷的機會亦增多。縱使水母外形特別看似無害,有些還有鮮艷的顏色和長長的觸鬚。

但其實大部份的水母身上均帶有刺細胞,特別是觸鬚位置。當我們觸及這些位置時,這些刺細胞便會像針般刺入我們的皮膚,引致過敏反應。所以,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水母。如不幸被水母螫傷,應馬上用大量海水沖洗或使用食用醋敷在受傷的位置上和應立刻求診。

Share this article

Recent posts

Popular categories

Recent comments